猫晚上叫是公猫还是母?
小猫咪的夜猫子行为其实和“公”与“母”没直接关系,而是由基因、激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。 有些小猫天生就喜欢昼夜颠倒地玩闹,但通常几天之后就会调整过来;而也有些小猫会保持一直“夜猫子”的属性,这种基因在动物界被称为“视交叉上核(SCN)基因”,属于光周期调节基因家族的一员。
目前的研究显示,该基因可能与人类睡眠相位相关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,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大脑中有关睡眠和觉醒周期的分子机制[1-3]。 除了遗传因素外,外界环境也对生物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。
在小猫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,通常是由母亲通过舔舐和小声呼唤等方式来诱导小猫进入梦乡,此时猫妈妈体内的各种激素水平都会对小猫的睡眠模式造成影响。 而在小猫满月后,外界的昼夜变化将直接激发SCN基因的表达,从而调控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小猫的睡眠——在光线变暗的傍晚,动物体内的褪黑素水平开始上升,大约在20分钟后达到峰值,然后开始下降,在进入黑暗后约45分钟达到谷值,随后开始逐渐提升。在早晨,血清中激素水平如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含量均会出现一个高峰,随后会逐渐下降直至正午。 在小鼠实验中,研究人员发现当给小鼠注射少量雌性激素时,尽管其生理状态无法进一步得到改变,但是它们的睡眠时间却明显减少了。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新生小鼠的脑袋里,雌性激素受体几乎不存在,但是在睾丸里的浓度却很高。 当研究人员使用抗雌激素的药物处理小鼠时,不仅雄性小鼠的睾丸组织出现了萎缩,而且还表现为嗜睡的症状。 而当给成年小鼠注射合成的雌性激素时,虽然它们在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,但是却会在第二天呈现出明显的行为学记忆缺失,即对之前刚刚经历的时间点没有印象,例如它不知道自己刚才已经醒来或者刚才已经吃过饭。
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,性别可能对猫或小鼠等动物的日夜节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,而这种影响似乎主要依赖于激素的水平。 不过,以上所有研究都只是基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,对于人类或许并不适用。而且,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动物完全不一样,因此并不能直接简单套用动物研究的结论。
尽管如此,我们仍然可以得出结论,就是无论是因为遗传的原因,还是因为环境的影响,只要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偏移,都有可能造成人体出现睡眠障碍,甚至患上失眠症。